為進一步提高鄉(xiāng)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助力“雙減”政策落地實施,懷柔區(qū)教委深入推進“互聯網+基礎教育”,尋求多領域合作,以新技術激發(fā)教育活力,培育教育發(fā)展新動能,構建高水平懷柔教育現代化新樣態(tài)。
2021年12月28日,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葛巨眾、信息化處處長張憲國,北京市數字教育中心主任武裝一行三人來懷進行調研指導。調研中,市教委領導聽取了懷柔區(qū)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情況,通過匯報座談,市教委相關領導決定將懷柔區(qū)作為北京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實驗區(qū),確定懷柔區(qū)第五中學、懷柔區(qū)橋梓中學、中關村一小懷柔分校、五一小學懷柔分校四所學校為實驗學校,探索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在“雙減”模式下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途徑,為懷柔區(qū)“互聯網+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提供現實引領,提高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
為了更好的推進此項工作,區(qū)內四所實驗校積極響應,結合各校自身特點有條不紊的開展推進工作。
懷柔五中
懷柔五中利用“智慧課堂”“高質量作業(yè)”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教育信息化、教育資源數字化建設,帶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課上,教師利用畫筆功能、計時器功能、電子課本、隨機點名功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增強課堂互動性、趣味性及學生學習知識的直觀性、主動性,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升。
此外,五中以常態(tài)化作業(yè)數據采集、評價、反饋、改進為抓手,利用系統(tǒng)優(yōu)質精品題庫資源及信息化智能終端,對學生開展分層作業(yè)設計,實現學生作業(yè)“減負不減質”、作業(yè)管理“減負更高效”。
每次作業(yè)、練習后,教師使用高質量作業(yè)系統(tǒng)都會即時產生可視化、圖表化、多維度的學情報告,進而幫助老師了解不同學生、不同班級在每節(jié)課上的掌握情況,為改進教研備課提供數據支撐,為個性化精準教學提供科學參考。
橋梓中學
橋梓中學與海淀進修實驗學?!熬W上結對”,成為海淀進修實驗學校懷柔聯盟校,依托雙師課堂等形式,籌劃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打造新型教學場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3月15日,橋中三位生物教師通過錄播觀看了海淀進修實驗學校王海芳老師的“雙師課堂”,三位生物老師也結合自己的學情分享了感受。
3月21日,橋梓中學與海淀進修實驗學校首次開展初三數學組校際聯研活動。聯研活動借助教學一體機、直錄播設備等搭建的軟硬件教研環(huán)境,兩校在云端相見。雙方教師和教研員互相探討交流,邊思考、邊修改,以期帶給學生最優(yōu)的課程。
作為海淀進修實驗學校懷柔聯盟學校,未來,橋中將持續(xù)探索“互聯網+”聯合教研教育實踐。一是持續(xù)“教研追隨計劃”,計劃定期開展各年級各學科的聯合教研活動。二是實現“課堂同步互動”,主要針對單元復習課和專題講座課,進行“雙師課堂”的互動嘗試。三是聘任“首席學科導師”,聘請海淀修實驗學校的骨干教師指導橋中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促進鄉(xiāng)村教師再發(fā)展。
中關村一小懷柔分校
中關村一小懷柔分校通過充分研討,確定使用Ai英語聽說設備、作業(yè)機及作業(yè)產品、智慧微課、智慧課堂四個產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英語課堂上,學生們人手一個答題器,跟隨電腦語音一起大聲朗讀,鍛煉了膽量,放開了聲音,規(guī)范了發(fā)音。讀完之后,還能播放每個人的朗讀錄音,讓每個學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與原聲的區(qū)別,從而精準的進行改正。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教學效果明顯增強,從根本上滿足了學生個性化需求,確保學生在課內學會、學足、學好。
數學作業(yè)機有豐富的練習資源,可以錄入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能夠記錄學生的答題準確率,產生的班級報告,可以反映出學生對此類型題目掌握情況,并針對每道題目進行拓展練習。
下一步,中關村一小懷柔分校將重點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互聯網+基礎教育”探索。一是開展“雙師課堂”教學,積極開展"雙師課堂"教學實踐,實驗班級、學科每周進行一次"雙師課堂"教學實踐,逐步構建"雙師課堂"教學模式。二是信息技術引領科研工作,成立課題組,就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進行研究。三是總校引領分校教研,總校教師指導分校教師教學工作,共同教研,提高分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五一小學懷柔分校
五一小學懷柔分校根據學校實際,開展基于信息技術與課堂深度融合的教與學方式變革項目研究,對教育教學、作業(yè)管理和課后服務等方面系統(tǒng)設計,精準施策。
五一小學懷柔分校進行系統(tǒng)性頂層規(guī)劃,有針對性地摸索出了符合五一小學懷柔分校實際校情的應用方案。當前,已完成多維度精準項目培訓,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了教師團隊信息化素養(yǎng)及能力,增強了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應用的主動性、積極性。
下一步,五一小學懷柔分校將持續(xù)深化教學改革力度,不斷探索信息技術下的教育教學新路徑、新模式、新形態(tài),推動常態(tài)化人機共教、人機共育。
聲明:本文來源于懷柔教育(微信號ID:huairoujiaoyu),由北京幼升小網團隊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